發布時間:2018-04-09 來源:m.caqyzx.com作者:未知閱讀:0
培訓師要獲得職業成功所需的一整套關鍵的知識、技能、能力。這些要素覆蓋了不同專業培訓師,一個職業培訓師的行為可能會和一個普通的培訓師、企業內部的講師所做的不一樣,?職業培訓師廣義的定義包含:專門從事職業訓練的培訓師、企業內部擔負職業訓練工作的內部培訓師、以職業訓練手段來引導職工成長的各級管理者等。下文闡述了職業培訓師必備的的十大能力:
一、行業知識
職業培訓師對其服務的行業必須非常了解,同時對職業訓練本行業的了解也是必需的。
行業視角:指職業培訓師觀察事物和考慮問題,都會立足所服務的行業、放眼全球,有著宏觀視野,這樣在訓練中也就可以入木三分,在擁有資訊的同時,具備眼光和胸懷。
了解企業:要突破教條主義和本本主義,不要脫離企業來做職業訓練,這就要求職業培訓師要通過問卷調查、訪談、需求分析等,充分了解所服務的企業對象,同時,要具備詳實厚重的職業經驗背景和專業感悟,避免蜻蜓點水、浮光掠影。
二、專業知識
職業培訓師要掌握從事職業訓練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能。
咨詢技術:職業訓練專案的接洽、立案、實施、跟進、評估和結案等技術;涵蓋訓練前、中、后所有環節所需要的專業技術。
跨專業技能:承接職業訓練專案所需要的跨專業技能;如訪談、調查、演示、講評、發表、答辯、示范、說明、提示等技巧。
三、表達呈現
職業培訓師要講清楚,讓學員聽明白、記得住、做得到。
精氣神風范:職業培訓師經過身法、手法、步法、看法、聽法、說法的錘煉,真正物化心法,變心法為手法、悟手法為心法,聚精會神、定形定神,就可以做到內斂精華、外顯風度和典范。
呈現技巧:懂得啟動注意、演繹故事、音樂引導;運用謎語、詩詞、圖片、表格、工具、演示等;同時,創新活動,在課堂上從容不迫、鎮定呈現,不被物役、不拘物議;上場不緊張、下場不倉皇,不沖突、不評判、不打擂臺、不講廢話。
四、訓練點評
對職業培訓師而言,點評越來越成為重要的訓練能力而得到培訓師的高度重視,也受到企業的關注,并成為衡量培訓師是否職業化以及功力深淺的重要能力指標。
差異化點評:包括不同人員、主題的點評,也涵蓋了講授中的游戲、故事、模擬、討論、演練、活動、素材、測試等不同類型、形式的點評。
點評技巧:抓現象、找感覺、尋方向、定角度;運用要素替代、替換方式,做到深入淺出、妙趣橫生、夾敘夾議、因人而異、入木三分;切忌捕風捉影。
五、問題解答
學習是發現問題的過程,實效的訓練關鍵在于能夠幫助學員解決實際問題,釋疑解惑,所以問題解答對學員的影響甚至超過了課程的精彩演繹。
問題設計:懂得以問題為訓練的線索、掌握配合課程理性綱要設計主題性問題和關鍵性問題、觀念性問題和操作性問題、啟發性問題和提示性問題、區分性問題和界定性問題等的技巧;
導入技巧:如要學員在訓練前帶問題來、在訓練一開始便安排導入性的提問、鼓勵學員在訓練中或小組研討后提出問題;布置訓后應完成的思考題或實驗題、事先預埋一些較難掌握的問題讓學員答疑、在訓練中故意弄錯或搞混一些問題讓學員辨別、準備幾個容易引發爭論的知識讓學員辨論、在每個訓練小節后指定學員發問、在訓練結束前可反串學員進行提問等;
專業應答:懂得不是課堂上所有的問題都需要回答,但是所有問題都需要回應,要以自己有無準備以及問題與主題有無關聯來判斷;要區別有的問題需要學員回答,有的問題只是為豐富課堂表述而設計;回答問題要運用樂從心法、尊重學員,達到教學相長。
六、課程開發
掌握訓練課程系統性開發技巧,要明確:問題必須解決,而訓練是該問題的解決方案;課程開發要了解學員及其關注的問題、以學員現有知識為基礎、解決實際問題、縮短表現差距、彌補需求缺口,同時,為學員提供交流和互動;掌握課程開發的通用模型和基本技術。
開發準備:考量學員對象及其預期學習程度;靈活運用學科、組織、學員三大取向;制定項目計劃、進行課程分析、確定課程目標、設計課程內容、設計測試、制作課程文件、試講和驗收、評價和修訂;訓練資源工具的準備。
內容設計:素材選擇準備,旁征博引、信手拈來;內容大綱和知識點概要、行為指南的框定;測試、考核、學習效果評價、現場效果促動等的設計;感性引導(如活動、問題、故事、演示、游戲等)的配置。
效果預期:訓練前內容講授重點的效果深化設計;訓練中現場效果的掌控設想,包括學員配合度、內容互動性、演練是否到位、研討參與度、活動現場效果等的預設;訓練后學員吸收、領悟的跟進等。
七、教材設計
具有強烈視覺效果、美觀、實用的訓練教材是職業訓練具有奇特效果不可或缺的要素,它要求職業培訓師在教材設計時要注意做到人員有針對性、內容開合靈活、時間有彈性。
設計技巧:課程框架的設計;決定課程的時間;運用樹型策略,點、線、面的配合;懂得資源配置;特別關注導入、理性綱要、感性演繹、資源運用、收結等模塊的設計;能夠找到問題點、抓住關鍵點、發掘價值點、設計切入點、把握興奮點;
框架構建:懂得設計和配置內容主線、輔線、明線、暗線以及時間線、內容線、行動線、演示線、效果線;懂得平衡故事線、活動線、音樂線等的搭配;
標準教案:標準訓練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基本模塊:
1、培訓師講解稿本
2、學員應用講義
3、課堂演示稿本
4、課堂隨堂講義
5、培訓資源提要
6、培訓行為配置表
7、問題流程清單
8、學員反應及課堂效果預測
9、學員課堂老師三維評估表
八、訓練促動
以訓練效果為導向,培訓師除言行舉止的運用外,懂得借助大量的學習活動、理性思考工具、評估工具、視聽覺輔助工具,通過訓練資源、訓練設施、確保學習轉移的方法以及優質溝通等的推動和促進。
實效感召:感性演繹的能力、能夠內觀外照、提醒察覺,語境造心境,從內心打動學員,啟導感悟和反省,進而引發學員思辨,產生行為改善,達成最終訓練目標;
多感度促動:在訓練中,懂得用聲音調動學員的聽覺、運用示范和行為點評促進學員行動、視音頻素材帶領感受、運用語感結論啟動思辨、讓學員參與來深化領悟,讓學員獲得全方位的收獲;
互動引導:掌握帶動、鼓動、發動、推動、調動、轟動、感動、震動等技巧,吸引學員參與,營造互動氣氛。
九、訓練指導
不僅自己要會實施訓練,更高層次的要求是能夠指導他人開展訓練,也就是做培訓師的導師。
輔導溝通:懂得輔導培訓師或職業訓練從業人員開展訓練,溝通中能夠運用提問了解情況、通過聆聽確定需求、在觀察后制定指導訓練風格;深入淺出地講解、讓對方做到得心應手;講解交流時能夠情理并茂、板散結合;
突破改變:引導學員行為,養成察覺、注重細節;對現場狀況以及學員反應能夠盡收眼底;懂得領會和應用;
回饋發展:通過回饋發展技能;設計好、控制住、演示足;達成指導訓練以及轉培訓的效果;長期跟進,真正幫助被指導者實現職業發展的目標。
十、課堂掌控
要把每一次課程都看作是在主場作戰,掌握開場、控場、壓場、暖場、熱場、靜場、收場等技巧,真正發揮培訓師的主導作用。
非常態學員管理:去除“問題學員”的錯誤觀念,因為如果學員沒有問題又何必訓練?不要把學員的問題等同于問題的學員,所以,要了解在學習狀態之外,還有觀察、評判、挑戰等狀態的學員,正確把握學員心態,管理和調整學員狀態。
控場技巧:運用沉默、停頓、重復、眼鉤、手抓、話打、聲音拉等技巧,抓現場、抓感覺、抓心態,通過提問引發思考、通過現象點評激發興奮點、通過身邊事和學習活動調動注意力,激發學員全情投入、全心參與。
職業培訓師在提升發展職業能力時,應在上述十大能力中,著重錘煉訓練點評、訓練指導、課程開發和訓練促動能力,重點掌握差異化點評、回饋發展指導、問題設計、多感度促動、課程效果預期等技巧,就能夠全方位提升職業技能!